澎
湖
杂
咏
(
其
十
)
天
生
甘
薯
海
中
餐
,
细
切
银
丝
日
炙
乾
。
万
廪
千
箱
居
积
满
,
不
劳
引
领
望
台
湾
。
咏物
写食品
赞颂
写地域特产
抒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甘薯在澎湖群岛作为重要食物资源的场景。诗人以“天生甘薯海中餐”开篇,巧妙地将甘薯比作大海中的美食,既展现了甘薯的自然生长特性,也暗示了其对当地居民的重要意义。接着,“细切银丝日炙乾”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甘薯被切成细丝后,在阳光下晒干的过程,不仅展现了制作甘薯食品的工艺,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万廪千箱居积满”则进一步强调了甘薯丰收的盛况,粮食堆积如山,仓库满满当当,象征着丰饶富足的生活景象。最后,“不劳引领望台湾”一句,表达了在澎湖岛上,人们无需远赴台湾寻求补给,因为丰富的甘薯资源足以自给自足,流露出一种自豪和满足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澎湖群岛独特的农业景观和生活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智慧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赠林庆铨联
清·邹戴尧
房中松竹梅三友;海内诗书画一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