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
写景
城市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的热闹景象与独特的文化氛围。首句“钲鼓喧哗闹九衢”,以“钲鼓”和“九衢”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澎湖的繁华与活力。接着,“一条草簟当氍毹”,通过对比,将简朴的生活用品与豪华的氍毹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可能蕴含着对朴素生活的赞赏或对奢华的反思。后两句“舳舻亦到江南地,曾听钧天广乐无”,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提到船只到达江南之地,似乎在说澎湖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同时,诗人提到未曾听到过“钧天广乐”,可能是在感慨这里不同于繁华江南的音乐文化,或是表达了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或者是对当地文化特色的独特见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澎湖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文化和地域差异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