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罢
相
归
来
十
七
年
,
烧
香
礼
佛
学
神
仙
。
今
朝
双
鹤
催
归
去
,
一
念
无
惭
对
越
天
。
抒情
怀古
禅意
节日
归隐
动物
双鹤
写人
自己
赏析
这首宋朝诗人谢方叔的《偈》,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宗教感悟。诗中通过“罢相归来十七年”这一开篇,暗示了主人公曾有过显赫的政治生涯,而后选择隐退,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接着,“烧香礼佛学神仙”一句,描绘了他皈依佛教,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信仰的转变,也暗含着对世俗权力的淡然与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今朝双鹤催归去”,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双鹤象征着仙界的使者或灵魂的引导者,暗示主人公即将离开尘世,前往另一个精神世界。这不仅是对生命终点的预示,也是对灵魂最终归宿的期待。最后一句“一念无惭对越天”,则表达了主人公在即将离世时内心的平静与坦荡。这里的“无惭”意味着没有遗憾,没有愧疚,对过去的行为和选择感到满意与安心。“对越天”则可能指面对神明或宇宙,表明他对生命和宇宙有一种超越性的理解与接受。整句传达出一种超脱生死、心怀坦荡的人生态度,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深刻思考与领悟。综上所述,《偈》通过简短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诗句,展现了主人公从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转变,以及对生命、死亡和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精神追求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珍珠帘·辛巳生朝
清·杨玉衔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问字半亭,.....
点绛唇(其二)
宋·吴文英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拂水值黄蕴生清明归省感怀一首
明·程嘉燧
山庄水步傍春华,忽送归舟起叹嗟。唐老舍前三月路,沈郎阑畔一年花。近来句好看余子,数去杯宽尚几家。寂寂林塘寒食过,纸钱枯柳乱啼鸦。
酬荅退上人
唐·齐己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
赠岛云禅师
唐·昙域
远庵枯叶满,群鹿亦相随。顶骨生新发,庭松长旧枝。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乱后潜来此,南人总不知。
己亥元日
宋·尤袤
玉历均调岁启端,东风又逐斗杓还。萧条门巷经过少,老病腰支拜起难。白发但能欺槁项,青春不解驻朱颜。馀龄有几仍多幸,占得山林一味閒。
减字木兰花(其六)
宋·向子諲
去年端午。共结彩丝长命缕。今日重阳。同泛黄花九酝觞。经时离缺。不为莱菔髭似雪。一笑逢迎。休觅空青眼自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