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悼亡
抒情
战争

赏析

这首诗《入山歌(其五)》由清代诗人吴性诚所作,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展现了诗人对正义与道德的坚持,以及对不法行为的强烈谴责。诗中首先表达了对事件的深切同情与愤慨,“我闻痛心兼疾首,终夜徬徨绕床走”,诗人听到此事后内心痛苦,难以安眠,四处徘徊。接着,诗人提出疑问:“同为赤子保无方,断肠愧赧惟引咎”,为何同样的人类却无法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令人痛心,感到羞愧和自责。随后,诗人转而赞扬了事件中的英雄行为:“传闻此番知大义,曾助王师歼丑类”。有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国家军队打击敌人。然而,对于这样的英勇行为,诗人却感叹“有功不赏祸太奇”,即功臣未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遭遇不幸,这种不公令人心寒。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皇恩的感慨:“天地好生伤太和,况复皇恩浩荡多”。生命是宝贵的,任何破坏和谐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指出,即使是边缘地区的人们,也应该遵守法律,不能随意越界:“化外何曾有征伐,生成遍德伏巢窝”。最后,诗人强调了对违法者的严厉惩罚:“何物莠民敢戕害,罄竹难书其罪大”。那些危害社会的恶人,其罪行严重到无法一一列举。诗人呼吁,为了维护国家的法律与秩序,必须对违法者进行严惩:“从来拓土与开疆,岂可编氓私越界。拟议爰书申大义,当事震怒从严治”。整首诗情感饱满,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法行为的坚决反对,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国家法律的坚定支持。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