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春季写景
抒发闲愁
描述佳人
形容消瘦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画面,青杏散发着酒香,园中佳人穿着轻盈的薄罗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娇媚。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燕子忙碌地穿梭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忙碌的氛围。乍雨乍晴的天气使得花朵独自飘落,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波动。"闲愁闲闷日偏长"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寂寥,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漫长与生活的单调。最后一句"为谁消瘦减容光"则透露出主人公因思念或忧虑而憔悴的神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小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对春色与人事的感慨,以及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晏殊

347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您喜欢

赠余古仙山人
明·于慎行
别久鬓如丝,金门老画师。相逢春雨夜,正是落花时。能事江湖得,浮踪岁月私。旧游今欲尽,君去可依谁。
续兰亭会补侍郎谢瑰诗
元·谢理
东温散晴旭,灌水浮嘉阴。良辰事修禊,我友欣盍簪。方池注清流,可以濯烦襟。一觞复一咏,畅情忘古今。
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清·陆世仪
闻说山中好问津,桃花如梦水如尘。乍看幕燕成新垒,谁忆泥牛换早春。打鼓吹箫今岁社,更衣脱帽旧时人。门前柳色依然绿,陶令年来避葛巾。
寄姚玄斋兼柬陈学正
明·邓雅
杏花时节喜相过,蓬鬓萧萧醉脸酡。把臂欲留情更苦,掉头不住意如何。江山是处堪游览,风月何人共啸歌。闻说南邻有幽趣,白云千顷竹成坡。
简蔡天任
宋·吴则礼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羁臣。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白下遣怀
清·吴贻咏
飞絮飞花又一年,莫愁湖上草如烟。长亭送客青山近,短鬓伤春白日眠。天际雁鸿迟锦字,闺中儿女卜金钱。秦淮十里盈盈水,错唤枞阳渡口船。
希仲招饮李都尉北园
宋·黄庭坚
晓踏骅骝傍古墙,北园同系紫游缰。主人情厚杯无算,别馆春深日正长。杨柳阴斜移坐晚,酴醾花暗染衣香。夜深恐触金吾禁,走马天街趁夕阳。
庚戌仲春因公乘传道出巴陵暮登岳阳楼感赋
清·汪为霖
日落巴陵道,登楼意浩然。神仙不可见,遗迹至今传。暮景来苍莽,年华感逝川。凭栏一杯酒,余醉枕湖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