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安
旅
次
喜
晤
鲍
沧
碧
刺
史
独
怜
羁
客
滞
天
涯
,
且
喜
逢
君
近
酒
家
。
胸
有
渭
川
千
亩
竹
,
手
栽
潘
令
满
城
花
。
已
知
陈
迹
随
流
水
,
况
复
离
情
怅
落
霞
。
愁
绝
程
门
风
雪
杳
,
那
堪
回
首
忆
京
华
。
写景抒情
友情
怀古
旅次心情
秋天的感怀
愁思
赠别离别
赏析
这首清代方士淦的《长安旅次喜晤鲍沧碧刺史》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独自漂泊的孤独感受,以及在意外遇见友人鲍沧碧时的欣喜之情。首句“独怜羁客滞天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且喜逢君近酒家”则转而流露出偶遇知己的喜悦,暗示着暂时的慰藉。接下来的两句“胸有渭川千亩竹,手栽潘令满城花”,诗人以豪迈的气概自比,将自己比作拥有广阔胸襟和高尚品性的渭川竹林主人,以及能亲手栽种满城繁花的潘令,展现了其高雅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已知陈迹随流水,况复离情怅落霞”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意识到过去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而此刻的离别之情更增添了惆怅,望着天边的落霞,心中充满了哀伤。最后,“愁绝程门风雪杳,那堪回首忆京华”以程门风雪的严酷环境和对京城繁华景象的回忆作结,表达了诗人面对旅途艰辛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羁旅之愁,又有逢友之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赠薛君采二首(其二)
明·何景明
尔梦仙人海上行,蓬莱清浅不胜情。金门再见东方朔,笑指蟠桃花更生。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唐·魏万
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去秋忽乘兴,命驾来东土。谪仙游梁园,爱子在邹鲁。二处一不见,拂衣向江东。五.....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
望姑苏兼送友
明·石宝
送客因怀客往还,笙歌池馆绣江山。深愁忽与云俱往,好景曾于梦有关。帆带夕阳增地胜,虹收残雨觉春閒。相逢却话当年事,只恐悲欢损壮颜。
又得歌字
明·沈鍊
春色移庭树,知余系马多。相逢复不饮,其奈落花何。旷达轻欢燕,流连发浩歌。况同知己在,杯到讵蹉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