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答
欧
子
建
水
上
茅
堂
竹
树
遮
,
美
人
相
遇
赠
瑶
华
。
朱
弦
不
作
里
中
曲
,
彩
笔
曾
生
梦
里
花
。
一
别
屋
梁
惟
落
月
,
几
回
江
口
泛
孤
槎
。
问
君
诗
卷
相
携
后
,
染
得
春
山
几
片
霞
。
写景抒情
赠答
友情
怀古
四季
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以“水上茅堂竹树遮”开篇,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仿佛远离尘嚣,独享自然之美。接着,“美人相遇赠瑶华”,既是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暗含了与知音相遇的喜悦。诗人通过“朱弦不作里中曲,彩笔曾生梦里花”两句,表达了对高雅艺术和梦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一别屋梁惟落月,几回江口泛孤槎”则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月光下的屋梁与江面上的孤舟,都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最后,“问君诗卷相携后,染得春山几片霞”以问句收尾,既是对友人情感的回应,也暗示了诗歌能如霞般绚烂地映照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离别的哀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东望花楼会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赠薛君采二首(其二)
明·何景明
尔梦仙人海上行,蓬莱清浅不胜情。金门再见东方朔,笑指蟠桃花更生。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
唐·张九龄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