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
羚
羊
峡
清
流
凡
几
曲
,
两
岸
尽
蒹
葭
。
但
见
山
形
合
,
宁
知
溪
路
斜
。
峰
阴
时
作
雨
,
水
气
晚
蒸
霞
。
古
树
飘
霜
叶
,
惊
涛
溅
雪
花
。
密
竹
藏
樵
路
,
垂
萝
系
钓
槎
。
倘
因
渔
父
去
,
还
见
有
人
家
。
写景
山水
秋天
古树
落叶
山形
溪路
隐居生活
人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羚羊峡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峡谷的自然之美。首句“清流凡几曲”,开篇即点出水流蜿蜒曲折的特点,暗示了峡谷的幽深与复杂。接着“两岸尽蒹葭”一句,通过蒹葭的生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氛围。“但见山形合,宁知溪路斜。”这两句转折,从水面转向山峦,强调了山与水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暗示了行进中的艰难与探索的乐趣。接下来,“峰阴时作雨,水气晚蒸霞。”描绘了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水汽在傍晚凝聚成霞光,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神秘与诗意。“古树飘霜叶,惊涛溅雪花。”这两句将视角拉回水面,通过飘落的霜叶和溅起的雪花,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通过“惊涛”一词,暗示了水流的汹涌与力量。最后,“密竹藏樵路,垂萝系钓槎。”描绘了峡谷中的另一番景象,竹林掩映的小径,垂下的藤蔓仿佛在指引着钓鱼人的道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羚羊峡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作品。
猜您喜欢
和林缉熙访六一公于西阳宫宫有泷冈阡表(其二)
明·罗伦
西倾一极论今雨,颍上方归思欲离。古树碧圆山欲断,小窗虚白月先知。沧江已老三秋鬓,太古风清万国秕。暮雨无言翁仲泣,淡烟芳草对残狮。
冯氏书斋小松二首(其二)
唐·王贞白
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
柳塘书舍图
明·李德
远山出白云,近水明秋色。烟波漫浩浩,日暮归舟急。隐约丛薄间,茅茨倚苍石。中有柳塘翁,看看似相识。
题小画三首(其二)
明·王绅
古树森沈俯碧湾,江花拥雪正漫漫。海门潮落舟归晚,铁笛几声人倚阑。
万寿观
宋·陈大方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积香梢径路幽。午夜鹤翻松顶露,道人睡觉满天秋。
落叶,和贡觉原韵(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
枫林昨夜感秋迢,落叶参差白板桥。舞影远随斜日尽,辞根飞逐北风骄。似僧解脱禅心寂,此树婆娑生意消。收拾枯黄深竹里,烹茶调取惠泉浇。
题和溪钓叟幽居
明·刘崧
清秋溪上垂纶去,几日城中卖药回。十载看云高兴在,一时听雨好怀开。水边薜荔悬青竹,庭下芙蓉照锦苔。南望白泉深百叠,愿从招隐赋归来。
题王学士所藏王孟端老桧苍崖图
明·曾棨
王郎工画妙入神,平生强项世所嗔。有时兴至自盘礴,睥睨已喜旁无人。忽然放笔作古桧,白日烟云倏暝晦。淋漓尽带雷雨垂,惨淡长疑鬼神会。古藤缠络枝相缪,屈铁磥砢腾蛟虬。左拿右攫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