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秋节
古寺
摩崖石刻
历史

赏析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游铁塔寺》描绘了江南地区的一处古寺及其历史沧桑。首句“江南地僻繁华盛”,展现了江南地区的富庶与热闹,而“古寺巍然铁塔存”则点出诗人的游览对象——一座古老的铁塔,显示出其历经岁月仍屹立不倒。接下来,“金屋月梅横夜雨”运用了富有诗意的画面,描绘了月光洒在金碧辉煌的屋檐和梅花上,伴随着夜雨,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铜驼露草泣秋原”则借物抒怀,以铜驼象征历史遗迹,露草和秋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王朝荣光消逝的感慨。“六朝王气人何在”直指六朝时期的辉煌已成过往,诗人发出疑问,昔日的帝王之气如今何处?“几度悲风铃自喧”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苍凉,风中的铜铃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最后两句,“尚有他年旧时字,摩挲一半没苔痕”,诗人感叹即使岁月侵蚀,铁塔上的文字依然可见,只是被青苔覆盖,暗示着历史的痕迹虽被时间掩盖,但仍能让人追忆往昔。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铁塔寺的历史变迁和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萨都剌

800首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