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同
刘
扶
阳
江
毓
真
集
江
潮
淙
馆
赏
白
瑞
莲
(
其
七
十
)
人
逢
七
十
笑
颜
开
,
七
秩
于
予
何
有
哉
。
期
服
重
披
行
踯
躅
,
斑
衣
那
许
舞
徘
徊
。
病
来
门
外
疏
扶
杖
,
酒
到
床
头
懒
举
杯
。
倘
得
天
台
桃
再
熟
,
携
同
曼
倩
醉
蓬
莱
。
抒情
怀古
写花
秋天
写景
赞美
亲情
疾病
酒
养生
祈愿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面对人生新阶段的心态与生活状态。首句“人逢七十笑颜开”,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步入七旬的喜悦,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接着,“七秩于予何有哉”则以疑问的语气,似乎在思考年龄带来的意义,体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思。“期服重披行踯躅,斑衣那许舞徘徊。”这两句通过服饰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老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装扮与行为,斑衣可能象征着节日或庆典的盛装,而“踯躅”和“徘徊”的动作则透露出一种庄重而又略显拘谨的氛围。“病来门外疏扶杖,酒到床头懒举杯。”这两句描绘了老人因病减少外出,日常生活中也少了饮酒的场景,体现了健康状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寂寞。最后,“倘得天台桃再熟,携同曼倩醉蓬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仿佛在想象中与古代仙人一同享受仙境的欢乐,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年人面对岁月更迭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张嗣纲
230首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