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同
郁
大
夫
白
子
泛
舟
石
湖
登
高
四
首
(
其
三
)
芳
草
青
青
西
子
湖
,
南
天
鸿
雁
未
高
呼
。
吴
人
弦
管
喧
佳
节
,
一
道
花
江
带
舳
舻
。
写景
地点
秋节
重阳节
山水
花江
佳节
南天鸿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黄省曾在石湖泛舟赏景的情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和节日的热闹氛围。首句“芳草青青西子湖”,以“芳草”与“西子湖”相联,不仅点明了地点,也赋予了西湖以生机与美丽,仿佛那青青的芳草是西施的化身,为西湖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生机。次句“南天鸿雁未高呼”,通过南天的鸿雁未发出高鸣之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期待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展开的活动或即将到来的节日,为下文的热闹场景做了铺垫。第三句“吴人弦管喧佳节”,直接点出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吴地的人们在佳节之际,弦管齐鸣,欢声笑语,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一道花江带舳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条花江上,载满船只,如同长龙般蜿蜒前行。这里的“花江”不仅指江面被花朵装饰得如画,更象征着人们在节日里乘舟游赏,享受生活的美好。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综观全诗,黄省曾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节日游赏的生动画卷,既展现了自然美景,又刻画了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