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情感
节令
寒雪
田园
亲情感悟
赞美亲情
感慨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隐士生活,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情感。首句“玄冬素雪洒江天”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日雪景的壮丽,雪花飘洒在广阔的天地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接着,“谁识袁生一室眠”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位隐居的高人,袁生在雪后的屋内安然入眠,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农谷已忧成歉岁,林花空复兆丰年”,诗人通过对比农谷的歉收与林花的预告丰收,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贫富不均、自然与人类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忧虑与反思。“青云抗志谁堪傍,白首为歌秪自妍”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青春与老年的思考。青云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追求,然而在现实面前,又有谁能真正靠近?而到了白发苍苍之年,只能独自吟唱心中的歌谣,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这两句诗蕴含了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独立存在的赞美。最后,“冻馁妻孥颜色好,典衣惭汝缺金钱”则直接触及到生活的实际问题。尽管物质条件艰苦,但家人的笑容依然温暖如春,这正是诗人所珍视的幸福。同时,诗人因无法为家人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而感到愧疚,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和自我反省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洞察与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