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大
兄
甲
辰
岁
九
日
见
寄
霜
后
山
林
落
叶
稀
,
黄
花
采
采
绕
柴
扉
。
催
租
吏
去
生
秋
兴
,
堕
帽
人
酣
又
夕
晖
。
岁
歉
欲
求
菰
米
饭
,
天
寒
偏
怯
芰
荷
衣
。
风
尘
如
此
须
归
好
,
手
把
长
竿
坐
钓
矶
。
写景
秋景
田园
抒情
怀乡
忧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凋零,黄花点缀,农人劳作,官吏催租,百姓生活艰辛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首联“霜后山林落叶稀,黄花采采绕柴扉”描绘了深秋的景象,山林因霜降而变得萧瑟,落叶稀疏,但黄花却在寒风中依然绽放,围绕着简陋的门扉,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颔联“催租吏去生秋兴,堕帽人酣又夕晖”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催租的官吏离去,引发了农民对秋天的感慨,而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饮酒解愁的人们,在夕阳西下之时,依旧无法摆脱生活的重压。颈联“岁歉欲求菰米饭,天寒偏怯芰荷衣”进一步展示了农民的困苦。在歉收之年,他们渴望能吃到菰米饭,但在寒冷的天气里,却连合适的衣物都难以找到,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尾联“风尘如此须归好,手把长竿坐钓矶”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一种逃避。在这样的环境下,回归自然,通过垂钓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成为了一种选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