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晴
抱
琴
登
马
退
山
对
酒
望
远
醉
后
作
年
长
心
易
感
,
况
为
忧
患
缠
。
壮
图
迫
世
故
,
行
止
两
茫
然
。
王
旅
方
伐
叛
,
虎
臣
皆
被
坚
。
鲁
人
著
儒
服
,
甘
就
南
山
田
。
挈
榼
上
高
磴
,
超
遥
望
平
川
。
沧
江
大
如
綖
,
隐
映
入
远
天
。
荒
服
何
所
有
,
山
花
雪
中
然
。
寒
泉
得
日
景
,
吐
霤
鸣
湔
湔
。
举
酒
劝
白
云
,
唱
歌
慰
颓
年
。
微
风
度
竹
来
,
韵
我
号
钟
弦
。
一
弹
一
引
满
,
耳
热
知
心
宣
。
曲
终
余
亦
酣
,
起
舞
山
水
前
。
人
生
几
何
时
,
太
半
百
忧
煎
。
今
日
羁
愁
破
,
始
知
浊
酒
贤
。
抒情
写景
怀古
酒
友情
壮志未酬
山水田园
自然景观
忧国忧民
季节
冬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孤及在初晴时节,抱着琴登上马背,在山退的途中对酒望远而醉后的感慨。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首先,“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对世事的感受变得更加敏锐,而忧虑和苦难也如影随形,让人不禁产生深深的感慨。紧接着“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叹,无论是前行还是停留,都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接下来的“王旅方伐叛,虎臣皆被坚”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动荡的忧虑。而“鲁人著儒服,甘就南山田”则是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纷争,归隐田园,过上一段宁静淡泊的生活。中间部分“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写出了诗人登山望远的壮观景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而“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则是在描绘一幅雪中独赏山花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孤寂之境的喜爱。后半部分“寒泉得日景,吐霤鸣湔湔。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用酒和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感伤。而“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则是对音乐之美、自然之声的赞美,以及通过音乐表达内心世界的和谐。最后,“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则是诗人在醉酒之后的感慨,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示出一种悲凉,同时也对酒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认为它能带来一时的解脱和忘忧。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景象描写、深刻的情感抒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孤及对于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邃理解。
独孤及
85首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您喜欢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