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
园
雅
集
席
上
即
事
劳
生
何
以
慰
酸
哀
,
酒
盏
相
逢
笑
口
开
。
祇
愧
江
郎
才
已
尽
,
今
朝
枉
自
上
吟
台
。
抒情
怀古
酒宴
友情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留园雅集席上即事》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汪春源所作。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在宴会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首句“劳生何以慰酸哀”,诗人以“劳生”二字开篇,点明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酸楚与哀愁。接着,“何以慰”则引出了如何排解这种情感的问题,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了伏笔。第二句“酒盏相逢笑口开”,转而描述了在宴会上的情景。通过“酒盏”这一意象,不仅体现了聚会的氛围,也暗示了借酒浇愁的传统习俗。而“笑口开”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欢聚一堂时的愉悦心情,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哀愁到欢乐的心境转变。第三句“祇愧江郎才已尽”,诗人在此处自谦,表示自己才华有限,无法更好地表达心中的情感。这既是对自身才情的一种谦虚评价,也是对生活不易的一种无奈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自我反思。最后一句“今朝枉自上吟台”,诗人通过“枉自”二字,表达了尽管才华有限,但依然愿意在宴会上吟诗抒怀的心情。这里的“吟台”象征着诗人追求艺术表达的舞台,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汪春源
9首
又字少羲。晚年自署柳塘,祖籍厦门。父亲汪翁牛,母亲吴氏凤。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清廷《马关条约》割台议和,作为台湾举人,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他是最早参与上书反对的,《台湾风云》作者阎延文博士称之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另外,又恰是台湾历史上的最后一名进士。辛亥革命后,定居鼓浪屿。著有《柳塘诗文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饮酒
宋·陆游
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曲生。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一日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