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春天
夜雨
独处情感
怀疑
疑问
健康疾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室内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独、恐惧与自然界的互动。首句“丛薄风生窗淅淅”以轻柔的风声开篇,营造出夜晚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夜火欲尽作青色”描述了即将熄灭的灯火发出微弱的青光,增添了一丝凄凉感。“病客独坐毛发立”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病痛缠身,独自一人坐在室内,使得原本就显得孤寂的空间更加压抑。接下来,“鬼适何来太相逼”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仿佛有什么不祥之物正逼近,加剧了内心的不安。随后,“飒然雨落林乌啼”描绘了雨滴落下,树林中传来乌鸦的啼叫声,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反应,也象征着外界的侵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惶恐。在这样的环境下,“空堂曳革行来迟”,诗人缓慢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行走,动作显得格外沉重。“终夜作索心然疑”表明诗人整夜都在寻找什么,内心充满了疑惑与焦虑,这种状态持续到天明。“天明向壁块然卧,与汝相守能几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与“汝”(可能指某种陪伴或依赖)关系的担忧,暗示了孤独与无助的长期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描绘了一个病态个体在夜晚的内心世界,以及面对孤独、恐惧和外界侵扰时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