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抒情
写景
秋天
祭祀
赞颂
宗庙祭祀
恭敬之词
典礼仪式
仙坛颂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祭祀永陵的庄重场景。开篇“丹诏脩时祀”,点明了祭祀活动的正式与适时,体现了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接着“词臣肃桂觞”一句,展现了参与祭祀的文官们恭敬地准备酒器,营造出肃穆而隆重的氛围。“仙坛秋日静,宝篆瑞辉扬”两句,通过描绘仙坛在秋日的宁静景象和宝篆散发的祥瑞光辉,渲染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气氛,暗示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性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俎豆纷陈列,冠裳供祼将”则具体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物品排列和参与者着装的庄重,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正规与虔诚。“梧山思帝舜,桐室忆成汤”引用古代帝王的故事,表达了对先王英明治理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恍惚神如在,凄其泪欲滂”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在祭祀过程中对先祖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更祈垂庇泽,宗社万年康”表达了对先祖庇佑的祈求,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崇敬与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猜您喜欢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渔家傲(其一)归隐
清·董俞
检点闲身犹未老。莫教名利萦怀抱。淀水莼乡归隐早。尘事少。鴐鹅飞处青山晓。此际待将愁闷扫。悠然浊酒东篱倒。拍手浩歌岩月皎。秋色好。蘋花数点潮声小。
和侯景德舟中偶成(其一)
明·钟芳
天戈挥霍霁清秋,快我长帆万里游。慝气尽随霜气殄,瑞光高并日光浮。室家再合收残泪,禾黍新炊汲浊流。纪述未须濡栗尾,欢声今已动神州。
石舟叹
宋·汪藻
匆匆负锸鹅鹜喧,闪闪蹴车雷电翻。一城骚动急星火,官渠底用农时穿。海神有意驱巨石,风伯不肯停阴云。坐令榷水甚于酒,盗者以乏军兴论。峨峨之山载大艑,所过郡邑千官奔。绣衣持斧坐.....
天香·水仙
清·陈尔士
翠箭擎寒,粉黄拂艳,盈盈乍隔秋水。湘萝云回,玉魂烟锁,温霭一窗晴意。飞琼不见,问带上、仙题恁寄。纵是深藏金屋,难抛碧岩清致。芳姿是谁竞丽。只梅花、晚妆同试。抹倒万红千紫,.....
登泰山二首(其二)
明·王越
万重烟树万重云,今古巍巍势自尊。四面好山朝日观,一溪流水落天门。我惭作记非王勃,人说题诗有许浑。回首忽惊归路晚,满身清影月黄昏。
奉送温甫主簿赴昌元新任
宋·度正
年来昌合颇多儒,满目青山秀不枯。隐者能通三圣易,贤良更缵六经图。簿书整暇抛官事,朋友从容味道腴。我已倦游还旧隐,新吟时寄几篇无。
鸡鸣寺同国学诸公登望
明·姚光虞
岧峣山寺挂城头,晚向山城上寺楼。万里潮声扬子渡,千门树色秣陵秋。僧从上界依云卧,客似南皮选胜游。临眺不堪重吊古,由来江左帝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