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悼亡
情感表达
励志
写雨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跋蜀人魏致尧抚干万言书》。诗中通过对比雨中的檠头(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物)和客舍间的长铗(一种食器),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无鱼可食的艰难处境,以及上书朝廷却遭到冷遇的悲愤。诗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哀伤。“雨里短檠头似雪”这一句,通过将檠头比作雪,形象地描绘了外出漂泊中的凄凉气氛。檠头本是建筑上的装饰物,此处被雨水浸湿,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华丽,而且还显得孤单无依。“客间长铗食无鱼”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外的艰难生活,连基本的食物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其他的生活条件。“上书恸哭君何苦”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愤懑与悲痛。尽管他曾经上书言事,但收到的却是冷漠和无动于衷,这使得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低落,甚至到了恸哭的地步。“政是时人重子虚”则是对当时政治的批判。诗人感慨的是,当今之世,人们只看重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和需要。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病态。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情绪。

杨万里

4294首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您喜欢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卜算子·雨中
元·韩奕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雨后虚堂夜坐次方东轩参政韵
明·来复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沁园春·爱日园感怀
清·范邃
此日园林,十分寂寥,来游怆神。看青峰僵骨,插天如削;枮杨冻影,匝地将春。风景俱幽,弟兄皆妙,正好追欢岁欲陈。他休问,只千秋松柏,白首如新。常年鹿鹿何因。未免叹飘零折角巾。.....
再入翰林
宋·宋祁
银台路入复门赊,四载重来鬓愈华。况自秋毫皆帝力,何言旧物是吾家。宫盘浩气浮襟爽,省树珍阴叠殿斜。书枕梦残闻吏报,日痕还复度砖花。
四用喜雨韵三首(其二)
宋·吴潜
背人岁月苦难禁,乌兔相追互起沈。点检平生如梦事,保全晚节是真心。围腰减削那胜带,种发萧疏不上簪。久悟盈虚消息理,香山莲社拟追寻。
述征(其九)
明末清初·邝露
歧路叹式微,同心赋埙篪。问君此何时,鷤鴂鸣高枝。繁华歇芳岁,日蓦朱颜缁。颜缁亦云已,古处今然疑。鱼鳖不上汉,松柏不处卑。留侯托黄石,范蠡溯鸱夷。春华吾不羡,岁寒吾不欺。苦.....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人间何世复何言,相视麻鞋剩泪痕。裂帛一湾澄碧水,投诗还酹独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