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闱
不
遂
落
魄
衿
怀
不
自
由
,
桂
花
影
里
沐
清
秋
。
虽
无
彩
笔
都
成
梦
,
未
信
朱
衣
不
点
头
。
李
迪
声
华
誇
浪
得
,
子
云
词
赋
倩
谁
收
。
珠
江
潭
水
深
千
尺
,
正
是
鱼
龙
变
化
秋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怀才不遇
励志
咏物
桂花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秋闱不遂》由明代诗人韩殷所作,描绘了落第士子在桂花影中沐浴清秋之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待。首联“落魄衿怀不自由,桂花影里沐清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落魄状态和身处的环境——桂花树下,清冷的秋天。这里的“不自由”不仅指身体上的束缚,更深层地表达了心灵的压抑与无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颔联“虽无彩笔都成梦,未信朱衣不点头”,转折之处,诗人以“彩笔”象征才华,“朱衣”则暗喻主考官或命运的公正评判。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认可的感慨,也流露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态度,认为即使目前看似梦想破碎,但坚信公正终会到来,自己的才华终将被认可。颈联“李迪声华誇浪得,子云词赋倩谁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李迪和扬雄(字子云)的例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李迪因名声而获得虚名,子云的词赋却无人欣赏。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况,暗示着即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遇世态炎凉。尾联“珠江潭水深千尺,正是鱼龙变化秋”,以珠江潭水的深邃比喻人生的复杂与深沉,暗示着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如同鱼龙般,在秋季这个特定的时节里,经历着成长与变化。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对个人命运转变的期待与理解。整体而言,《秋闱不遂》通过对落第士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巧妙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才华与公正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挣扎,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与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四)
清·倪之煃
为笑风尘徒自忙,扃扉聊复拟羲皇。翻经好鸟来新韵,静坐花阴落小窗。半世耽闲缘病懒,一身长技岂能忘。年来万虑关心少,好护闲云伴草堂。
金虎白龙诗(其七)
唐·张果
明明五运自推寻,汞中铅中理最深。铅汞既知人世有,坚须穷道莫沉吟。
除夕(其二)
宋·方岳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阎不是村。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魏晋·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如梦令
元·谭处端
日用涤除尘垢。擒缚马猿不走。展手向街前,守一不生贪构。贪构。贪构。怎得功成行就。
因海客言勖文士
清·孙元衡
七尺乘时思建勋,偶然失路随人群。有生最乐独良友,与世不死惟高文。楠干始萌裂地骨,鹏雏初奋垂天云。沙虫猿鹤从所化,雌伏雄飞谁与分。
次陈实卿韵
元末明初·赵汸
麟出非时祗漫伤,书成世乱孰为祥。石盘穿透能辞钝,宝藏尘埋自发光。千载有人非晚遇,名山何处可深藏。流传未广惭推予,酱瓿谁家正倚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