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咏物
怀古
抒情
情感
佳节
春景
古书院
悼亡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题于马洲书院的作品,通过对马洲书院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书院在动荡时代中仍坚守儒家文化的精神。首联以蝌蚪文和秦代废墟的对比,强调了马洲书院中孔子儒家文化的独特传承,"灵光鲁独存"暗示了鲁地儒家学说的光辉在乱世中依然熠熠生辉。颔联通过"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形象地描绘了书院环境的荒凉,暗示了其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但儒家典籍仍在暗淡中保存。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书院的衰败景象,"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显示出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侵袭。尾联感慨时光荏苒,"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对知识传承的坚守。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孔子的道德教化和威仪,以及书院在动荡中的作用。"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象征着儒学的式微,而"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则表达了后人对前贤的怀念和学术的中断。最后,诗人呼吁江南的游学之士,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应忘记马洲书院所代表的礼义之源,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教育的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历史沧桑感,体现了王逢对儒家文化的深情厚意。

王逢

287首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