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哲理
写水
情感
思乡
赞颂

赏析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之手,名为《谶(其八)》。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心性纯净的境界。“三四全无我”,意味着在诗人眼中,世间万物皆是空相,没有固定的自我存在。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无我”思想的核心,即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主体。“隔水受心灯”,这里的“心灯”象征内心的光明与智慧。诗人仿佛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心灯,暗示通过内心的观照,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觉醒。“尊号过诸量”,“尊号”在此可能指代对事物的尊重与敬仰,“诸量”则代表各种衡量标准或尺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超越了世俗的评判与标准,对一切事物持有平等与尊重的态度。“逢嗔不起憎”,面对他人的愤怒或不满,诗人选择不产生怨恨或敌意,而是以宽容与理解的态度去面对。这体现了禅宗中“慈悲为怀”的精神,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慈悲为怀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禅宗哲学思想的生动诠释。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