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写景
抒情
哲理
节气
四季
冬天
写景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宇宙的宏大秩序。开篇“岁月既晏方驰”,以时间的流逝引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思考。接着,“灵乘坎德司规”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灵性与自然法则联系起来,暗示着宇宙间的和谐与平衡。“玄云合晦鸟路。白云繁亘天涯。”通过云彩的聚散,形象地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生道路的起伏不定。接下来的“雷在地。时未光”,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与时间的关系,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饰国典。闭关梁。”这一句转而关注人类社会,表达了对国家典章制度的重视,以及可能存在的封闭状态,暗示着社会秩序与外界隔绝的某种情境。“四节遍。万物殿。福九域。祚八乡。”这几句描绘了四季轮回,万物生长的景象,以及福祉遍布各地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和普遍福祉的向往。“晨晷促。夕漏延。”通过日晷和漏壶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宝贵与流逝之快,提醒人们珍惜光阴。“太阴极。微阳宣。”描述了冬至时节太阳最弱,但也是新生命萌发的开始,体现了自然界中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鹊将巢。冰已解。”鹊筑巢与冰融化,分别代表了春季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气濡水。风动泉。”最后两句描绘了春风吹拂,泉水流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四季更替的美妙与宇宙秩序的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个人修养的深思。

谢庄

28首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大臣,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谢弘微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以《月赋》闻名。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