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山水
抒情
闺怨
春天
情感
咏物
梅花
动物
离别

赏析

这首清代鲍之芬的《绮罗香·题杏楼晓妆图》描绘了一幅女子在春天清晨杏楼上慵懒醒来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中酒高楼,卖花小巷"的环境,暗示了女子生活的繁华与闲适。"一枕春眠初醒",形象地写出女子从梦中苏醒,带着几分醉意。"镜里惺忪,双脸断霞还晕",描绘了女子照镜子时的慵懒神态和脸颊上残留的红晕,犹如朝霞映照,透出少女的娇羞。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女子的妆容,"约纤腰、一幅云拖",形容她的腰肢如云般柔美;"扫眉黛、二分月印",则以月影比喻她精致的眉毛,显现出娴雅之美。"待妆成、簪上红香,露痕浓染鬓云润",写女子精心打扮,发髻上插着红色香簪,连露水都为其增添了几分湿润的光泽。"风番吹已过半,杨柳青青不隔,天涯芳信",暗示了窗外春风拂过,带来了远方的信息,为画面增添了淡淡的离愁。"料峭馀寒,十二阑干休凭",女子倚靠栏杆,感受着料峭春寒,却不再依靠,显示出独立的气质。"仅关心、莺踏铃声,似相识、燕窥帘影",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描绘了女子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最后,"自娇憨、生小无愁,画梁延素颈",赞美了女子的天真无邪,如同画中的小鸟,轻盈地伸展着洁白的颈部,流露出一种未经世事的纯真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娴静,以及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