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怀古
抒情
赞颂
地点
思乡
抒情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对昔日恩泽的怀念和追思,充满了对先君德政的颂扬之情。开篇“昔我先侯,迈德垂化”即表明了这种情感,先侯的美德如同甘露般滋润着百姓。接着“康哉之咏,实由良佐”则强调了这些美好的政治成就是由贤能的辅佐得以实现的。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无法承担起先人的重任,“惟余忝辱,弗克负荷”,这是对个人的能力和担当的一种自谦。尽管如此,他依然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每当经过昔日繁华的地方,都会仰望那座高耸的泰华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追慕先轨,感想哀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深留恋和不舍。接下来的“诜诜臣故,爰及群士”则是对昔日同僚和朋友的一种怀念之情,而“皓首老成,率彼邑里”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已经年迈,头发斑白,但依然带领着村里的百姓。最后,“阐崇高义,长幼以齿”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德政和高尚的理念传承下去,让老幼皆知。这首诗通过对先君美德的追忆和对个人的自谦,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孙楚

8首
孙楚(?-293年),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人,西晋官员、文学家。曹魏骠骑将军孙资之孙,南阳太守孙宏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史称其“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少时想要隐居,对王济说:“当枕石漱流”,不小心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济反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身为中正的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为镇东将军石苞的参军。晋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293年)卒于任上。著有文集六卷。才藻艳拔,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迁著作郎。参石苞骠骑军事。恃才傲物,遂构嫌隙,致湮废积年。后扶风王司马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官终冯翊太守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