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绮
窗
深
掩
微
微
月
。
轻
寒
又
是
秋
千
节
。
花
影
一
枝
斜
。
疏
星
映
碧
纱
。
夜
长
人
绣
倦
。
懒
把
湘
云
卷
。
玉
漏
一
更
更
。
声
声
听
晓
莺
。
写景
秋天
夜长人静
闺怨
情感
听晓莺
赏析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寂寥之美。首句“绮窗深掩微微月”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月光透过半掩的绮窗,洒在室内,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接着,“轻寒又是秋千节”一句,点明了时节,轻寒的秋意与秋千节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花影一枝斜,疏星映碧纱”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美与孤寂,一枝斜倚的花朵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与远处稀疏的星光交相辉映,整个场景显得既生动又空灵。这种光影交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夜长人绣倦,懒把湘云卷”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夜深人静之时,绣女因长时间劳作而感到疲惫,懒得再卷起湘云(可能指绣品或窗帘),这一细节透露出人物内心的慵懒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劳作的厌倦。最后,“玉漏一更更,声声听晓莺”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将读者带入更深的思考。随着更漏声声,夜色渐淡,清晨的黄莺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主题。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