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
凉
三
首
(
其
二
)
何
处
砧
声
急
,
遥
林
杜
宇
呼
。
笑
持
垂
柳
带
,
争
钓
碧
池
鱼
。
竹
影
飞
蝙
蝠
,
桐
阴
唱
蟪
蛄
。
凉
风
吹
白
露
,
点
点
湿
轻
裾
。
写景
夏天
动物
抒情
竹影
桐阴
凉风
白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纳凉时所见所感的宁静与和谐景象。首句“何处砧声急”,以急促的捣衣声起笔,巧妙地引出夏日特有的生活场景,同时营造了一种忙碌与静谧交织的氛围。接着,“遥林杜宇呼”一句,通过远处杜鹃鸟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生机。“笑持垂柳带,争钓碧池鱼”两句,生动描绘了人们在清凉的池边嬉戏、垂钓的情景,展现了夏日纳凉的乐趣与悠闲。垂柳带象征着轻盈与柔美,而争钓则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竹影飞蝙蝠,桐阴唱蟪蛄”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竹影与蝙蝠的动态对比,桐阴与蟪蛄的音韵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动感与韵律的画面,展现了夏夜的神秘与活力。最后,“凉风吹白露,点点湿轻裾”以轻柔的凉风和白露点点,收束全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凉爽与清新,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给人以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捕捉并描绘了夏日纳凉的多种情境,既有生活的乐趣,也有自然的韵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昼长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昼长人事外,琴静一溪风。亲客劳蛛子,宜男得鹿葱。柳疏烟易度,花密月难通。不奈流莺好,声声绿酒中。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承葛司训邀饮闻门生鼓琴席上赋
明·林光
暑雨初消五月凉,柳风吹面酒盈觞。瑶琴几曲闻方仰,别鹤双飞舞篆香。纵饮且拚今日醉,新诗催赋为谁忙。衰翁莫道无双耳,指不烦君更抑扬。
诏赐金海乘凉诗(其七)
明·严嵩
趯台坡转石林斜,更觉清凉一倍加。静听鸣莺升别树,远看栖鹭立浮槎。
晚步
明·韩奕
客愁思散步,力疾下高堂。水暖知鱼乐,林幽识蕙香。无风花信少,不雨菜畦荒。解后西邻叟,闲谈到夕阳。
初夏郊行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黑云初散雨初晴,一望郊原绿已平;好鸟逢人如问讯,野花满眼不知名。晚烟几簇笼修竹,新涨千畦长早粳;屈指纳禾期已近,老农相对有欢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