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地点
破寺
写景
情感
记梦
怀古
抒情
哲理

赏析

这首诗《宿破寺》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宿破败寺院的孤独与沉思之感。首句“耻将兴废问休公”,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不愿直接询问寺院兴衰之事,似乎在暗示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对比的无奈与哀叹。这里的“休公”可能是指寺院的高僧或已逝的僧侣,诗人以“耻”字开头,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次句“道似危途动即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所处的环境比作一条危险的道路,一旦行动就会陷入困境。这不仅指物理上的破败寺院,更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接着,“冷极睡无离枕梦”,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难以入眠,只能在梦中寻求一丝慰藉。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助与渴望逃避的心态。最后,“橘边沽海半坛空”,以“橘边”点明地点,暗示诗人或许是在海边的某个地方,而“半坛空”则说明了他所购之物的消耗殆尽,或是某种象征性的失落。这一句不仅反映了物质上的匮乏,也隐喻了精神层面的空虚与追求的无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夜宿破寺的经历,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历史与存在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是李龏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李龏

556首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