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咏
一
百
首
(
其
六
)
虞
翻
孝
廉
已
称
帝
,
宾
佐
尽
封
侯
。
不
道
投
荒
客
,
交
州
白
了
头
。
怀古
抒情的赞美
时光流转的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杂咏一百首(其六)》。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末路的感慨和时代变迁的无奈。首句“孝廉已称帝”中的“孝廉”,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即通过孝悌廉洁的品行来选拔官吏。这里用“孝廉已称帝”可能是借指某些英雄人物最终成就了帝业,表明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达到顶峰。接着,“宾佐尽封侯”则描绘了一幅得势者们的亲信大臣都被封为侯爵的景象。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个强烈对比的场景:一方面是英雄成就帝业,一方面是他们的部下和亲信也获得了极高的地位。然而,转折出现在“不道投荒客”一句。这里,“不道”意味着无法理解或接受的命运,“投荒客”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被时代所抛弃、流落于荒野的人生状态。这两句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面是权力和荣耀的顶峰,而这里却是一种失落与孤独。最后,“交州白了头”则更深化了这种无奈感。交州,即今天贵州一带,是古代边远之地。“白了头”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老去,以及对于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缅怀。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末路的同情,以及面对不可抗力时人类无力的感慨。同时,这也映射出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渺小和无奈。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