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起
十
首
(
其
九
)
变
风
而
下
世
无
诗
,
幼
学
西
昆
壮
耻
为
。
老
去
仅
名
小
家
数
,
向
来
曾
识
大
宗
师
。
百
年
不
觉
皤
双
鬓
,
一
字
谁
能
断
数
髭
。
诚
叟
放
翁
几
曾
死
,
著
鞭
万
一
许
肩
随
。
怀古
抒情
励志
岁月感叹
悼亡
友情
读书
惜时
赏析
此诗乃宋代刘克庄所作,名为《病起十首(其九)》。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谦与反思,以及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变风而下世无诗”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并未留下能够传之久远的诗作,这里的“变风”指的是文学风格或诗歌艺术的流变。接着,“幼学西昆壮耻为”,则是说年轻时学习《易经》中的《西昆》篇章,到了壮年却感到羞愧,因为并未有所建树。“老去仅名小家数”意味着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只剩下了微不足道的小名气,而非广泛流传。紧接着,“向来曾识大宗师”,则表明诗人曾经认识过一些伟大的文学大家,但这并未带给他多少实际的帮助或认可。“百年不觉皤双鬓”一句,描绘了时光飞逝,头发转瞬间白如霜雪。随后,“一字谁能断数髭”,则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通过单个文字就判断出诗人的寿命。最后两句,“诚叟放翁几曾死,著鞭万一许肩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警觉。这里的“诚叟”指的是古代的隐者或高士,而“放翁”则是刘克庄的别称。诗句中的“我几曾死”,可以理解为诗人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边缘,感慨万千。在“著鞭万一许肩随”中,则透露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他希望能够继续创作,即使只是一字之转。总体来看,此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深具才华却又自谦且对未来有着复杂情感的文学家形象。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