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历史哲理
咏史
这首的分如下:

赏析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在《杂咏一百首》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坐阅数朝主”,可见诗人静坐在书卷之间,回顾着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沉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里的“坐阅”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权力变迁的一种深刻认识。“竟为何代人”,诗人由此而生发出对于个人命运的疑问。在历史的大潮中,个人的生命犹如过眼云烟,无不令人感慨。这里的“竟”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似乎在询问自己最终属于哪一个时代,或者自己的生命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汉官扬历遍”,此句则转向了对历史记载的广泛涉猎。汉代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强盛时期,其文化遗产和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通过“汉官”这一概念,展现了他对于历史知识的渊博和对前朝典章制度的认知。“更作虏师臣”,这句诗则带有一丝苦涩。古代“虏”通常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而“虏师”则是这些民族的军队。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即便是对历史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也可能在时代的巨轮下成为他者统治下的臣子。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折射出中华文化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复杂性。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个人在历史中的微小感慨。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
读史偶成
清·边浴礼
西京人物易消磨,虚设贤良孝弟科。误尽宣元两朝事,鼠奸难去虱臣多。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咏史二十四首(其七)
明·黄淳耀
皇汉传八叶,殃源始椒房。五侯连甲宅,旌节夜有光。大角缠逆气,三辰失天纲。便便文墨士,桀犬攻中央。势重贤为佞,权移阴胁阳。史臣谨灾异,可以告明王。
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咏史·高堂隆
宋末元初·陈普
负土衣冠乱满园,不知曹德是轩辕。土山白尽忠臣发,何似初来莫妄言。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秋曰述怀四十韵
明末清初·彭孙贻
短发飘蓬客,伤秋黯自惊。十年徒学剑,百亩愧躬耕。在昔逢屯难,中原扰甲兵。大呼兴陇卒,奄忽烬燕京。五马浮南渡,诸藩阻北征。此时犹粉饰,半壁彷承平。龙虎金陵丽,烽烟建业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