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
抒情
写景
情感
夏天
夏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乾旱之年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灾害的忧虑和对丰收的期盼。首先,“蛟潭雩祀稀曾讲”一句中,"蛟潭"指的是龙潭,"雩祀"意指细雨,"稀曾讲"则意味着很少。整句话表明在这干旱的年头里,即使是常有灵异之说的大自然,也难得一见到细雨的恩泽。接着,“蟹井灵泉亦未迎”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严重,连那些被认为会有神灵庇佑的灵泉也没有迎来滋润。下半首“代拜烦它村祝叟,愿丰误杀老书生”则是诗人转向人间的祈求与哀诉。"代拜烦它村祝叟"表达了诗人代替农民去祭拜神灵的行为,希望能够得到天命的恩赐。而“愿丰误杀老书生”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写照,"愿丰"是期盼丰收,而"误杀老书生"则暗示在灾害之年,由于粮食短缺,甚至连读书人也难以免俗,被逼迫去种田,以求温饱。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辛,也表现出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的同情与关怀。通过这四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命运深切的关注,以及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悲悯之心。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