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城
南
慈
慧
寺
寻
梅
问
竹
绕
城
南
,
喜
得
幽
栖
寄
此
龛
。
诗
罢
杳
无
尘
土
念
,
怡
然
清
梦
入
春
酣
。
写景
咏物
春天
抒情
记梦
赞美
地点
城市
梅花
山水
怡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与弼在明时于城南慈慧寺寻梅问竹,寄居于静谧之所的情景。首句“寻梅问竹绕城南”,生动展现了诗人漫步于城南,探寻梅花与翠竹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次句“喜得幽栖寄此龛”,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一处宁静之地的喜悦之情,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愿意在此安放身心。接着,“诗罢杳无尘土念”一句,揭示了诗人创作后的内心状态——精神上的纯净与超脱,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杂念,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净化。最后,“怡然清梦入春酣”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清雅的梦境中,仿佛与春天的美景融为一体,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艺术创作后达到的精神境界,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