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
石
岐
海
此
日
携
琴
剑
,
飘
然
事
远
游
。
台
山
初
罢
雾
,
岐
海
正
分
流
。
渔
浦
扬
来
笛
,
鸿
逵
翼
去
舟
。
鬓
愁
蒲
柳
早
,
衣
怯
芰
荷
秋
。
未
卜
虞
翻
宅
,
休
登
王
粲
楼
。
怆
然
怀
伴
侣
,
徒
尔
赋
离
忧
。
写景抒情
山水
怀古
离别
悼亡
秋节
忧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愚在唐代的一次远游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首联“此日携琴剑,飘然事远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带着琴和剑,轻装上阵,开始了远离家乡的漫游之旅。颔联“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描绘了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山间云雾刚刚散去,岐海之上水流分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颈联“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氛围,渔浦传来悠扬的笛声,鸿逵之上船只疾行,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尾联“鬓愁蒲柳早,衣怯芰荷秋”转而描写诗人内心的感触,鬓发已显白头,如同蒲柳之早衰;衣裳在芰荷的秋风中显得单薄,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旅途的艰辛。最后,“未卜虞翻宅,休登王粲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未找到如虞翻般隐居之地,也无意于登高望远,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怆然怀伴侣,徒尔赋离忧”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朋友的思念,即使赋诗以抒发离别之忧,也无法完全排遣心中的寂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远游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