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外
二
首
(
其
二
)
我
娱
亲
老
手
调
羹
,
君
向
书
田
莫
懒
耕
。
素
志
原
非
望
温
饱
,
男
儿
分
合
立
功
名
。
转
怜
切
责
牛
衣
话
,
翻
少
柔
肠
鸿
案
情
。
旅
馆
有
谁
来
共
语
,
朝
朝
应
忆
听
鸡
鸣
。
抒情
亲情
励志
友情
离别
读书
记梦
赏析
这首诗《寄外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刘荫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首句“我娱亲老手调羹”,诗人以自己为视角,描述了在家中为年迈的父母准备食物的情景,体现了孝顺之情。“君向书田莫懒耕”则转向对远方亲人的期望,希望他们也能勤勉耕读,寓含了对知识与勤劳的重视。“素志原非望温饱”,表明了诗人及家人朴实无华的生活追求,并非仅仅为了物质的富足。“男儿分合立功名”则表达了对男性成员在社会中有所作为的期待,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精神。“转怜切责牛衣话,翻少柔肠鸿案情”,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父母严厉教诲的感激与理解,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家庭温馨情感的怀念。其中,“牛衣话”比喻艰苦岁月里的对话,“鸿案情”则指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复杂情感。最后,“旅馆有谁来共语,朝朝应忆听鸡鸣”,诗人身处异乡,孤独地回忆起家乡的日常,特别是清晨听鸡鸣的情景,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也有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