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春
燕
京
怀
归
长
安
春
尽
落
花
多
,
越
客
思
归
意
若
何
。
节
序
几
从
愁
里
换
,
家
园
频
向
梦
中
过
。
西
京
形
胜
雄
三
辅
,
北
雁
音
书
隔
九
河
。
燕
市
酒
垆
堪
买
醉
,
莫
将
留
滞
起
悲
歌
。
思乡
秋景
抒情
长安怀归
春天景物
怀古
写雁
怀情
写景抒情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正值暮春时节,面对满地落花,心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首联“长安春尽落花多,越客思归意若何”,以长安的春景作为背景,通过“落花”这一意象,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身处长安,却心系远方的家乡,这种矛盾的情感在“意若何”三个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颔联“节序几从愁里换,家园频向梦中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时光在愁苦中流逝,每到节气变换,都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只能在梦中与之重逢。这里运用了“几”和“频”两个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频繁,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颈联“西京形胜雄三辅,北雁音书隔九河”,转而描写长安的壮丽景色和遥远的思乡之情。长安作为西京,其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都极为壮观,但诗人的心却因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无法传递音讯而感到孤独和无奈。这里的“九河”象征着距离之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音信不通的无奈。尾联“燕市酒垆堪买醉,莫将留滞起悲歌”,诗人试图在燕京(即北京)的酒肆中借酒浇愁,暂时忘却思乡之苦。然而,他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滞留异乡而产生悲伤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坚韧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可能重归故里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长安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猜您喜欢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送流人
唐·王建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送侯屏山怀山归闽
清·崔岱齐
木兰坡上草离离,秀影依稀映墨池。顾恺山川宜写照,王维兄弟尽能诗。客中归思同云远,江畔孤帆带月移。一片隋堤杨柳色,那堪又折向南枝。
题蒋苕生归舟酒醒图(其一)
清·杨垕
桑乾霜叶打征衣,柳压秦淮白雁飞。烟月五更停欸乃,江山万里见庭帏。入秋天气多沈醉,送别乡人羡早归。此日仲文横锦瑟,不从帘外问湘妃。
三岔驿题壁
明·王云凤
长安已恨庭帏远,又去长安大路西。八月石田初秀麦,数家茅屋不闻鸡。山深易晚云生顶,路僻多秋草至脐。何日挂冠归去好,太行山下一枝栖。
还京道中
元·乃贤
客游倦缁尘,梦寐想山水。停骖眺远岑,悠然心自喜。晨霞发暝林,夕溜洄清沚。出峡凉风驰,入谷寒云起。霜清卉木疏,日落峰峦紫。迢递越关河,参差望宫雉。家童指归路,居人念游子。各.....
宿开元寺楼
唐·周贺
西峰残日落,谁见寂寥心。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寒扉关雨气,风叶隐钟音。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