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夜
旅
夕
那
禁
雨
,
梅
天
已
思
秋
。
未
明
孤
枕
倦
,
相
吊
一
灯
愁
。
有
恋
惭
沧
海
,
无
机
奈
白
头
。
何
人
得
浓
睡
,
溪
上
钓
鱼
舟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怀旧抒情
写雨
情感
旅情
译文
旅途傍晚哪能抵挡雨,梅雨季已让我提前想念秋凉。
天未亮独眠枕头已厌倦,仅有一盏灯相伴,更添心中愁绪。
心存留恋愧对广阔世界,无力改变只能任由白发添增。
谁能享受那沉酣的睡眠,溪边静谧处钓鱼的小船悠然自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雨夜氛围和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寂寞中的孤独与思念。首句“旅夕那禁雨”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连绵不绝的雨夜之中,这里的“那禁”意味着长时间的降雨,而“旅夕”则暗示了夜晚的寂寞和远行者的孤独感受。接着,“梅天已思秋”通过梅花与秋天的联系,传递出诗人对秋天的憧憬和怀念,这里的“梅天”即使是在雨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雨夜中的梅花似乎让他更容易陷入思绪之中。第三句“未明孤枕倦”则转向了内心世界,“未明”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而“孤枕倦”描绘了一种身在异乡、夜不能寐的疲惫感。这里诗人通过“孤枕”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无依。紧接着的“相吊一灯愁”则是对这种孤独情怀的一种抒发,诗人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火,与之相对而坐,这份寂寞与愁绪似乎更加浓重了。这里的“相吊”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自我安慰。接下来的两句“有恋惭沧海,无机奈白头”,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尽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里的“恋”指的是对故土、亲人的深情,而“惭沧海”则是这种情感之广大与深沉,无法用语言表达。而“白头”则是时间的象征,对于年华老去而又无力回天的哀伤。最后两句“何人得浓睡,溪上钓鱼舟”,诗人通过对他人的平静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对比,来强调自己的不幸。这里的“浓睡”意味着深沉的睡眠,而“溪上钓鱼舟”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图画,但这种宁静与诗人自己相距甚远。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抒情之作。
吴融
302首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您喜欢
初秋
宋·陆游
湿萤相逐照高栋,又见一年风露秋。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簿书终日了官事,尊酒何时宽客愁。拟倩天风吹梦去,浩歌起舞散花楼。
悼亡九首(其一)
宋·张耒
菊花还似去年黄,一寸愁心万事伤。独立高楼对残日,秋风吹得泪千行。
秋夜僧舍闻猿
唐·崔涂
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影摇云外树,声袅月中秋。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寂寂
宋·吴锡畴
寂寂闭门坐,身閒心太平。豆花含雨重,梧叶坐秋鸣。道路风波恶,山林梦寐清。少狂无复在,未减是诗情。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宋末元初·仇远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听笛(其一)
元末明初·徐贲
雨映凉天晚更新,笛声隐约在东邻。眼中多少飘零客,谁是梁园曲里人。
烛影摇红·甲寅除夕
清·况周颐
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往事思量莫再。隔朦胧、金炉翠霭。为谁诗鬓,苦恨消磨,年年春在。鬯好屠苏,引杯不分愁如海。椒红柏绿总依然,谁念朱颜改。.....
卜算子·雨中
元·韩奕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