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抒情
怀古
写景
情感
离别
咏物
写山
写水
忧民

译文

深感遗憾的是满腔悲愤难以自主,就像浮萍没有根茎随水流淌。
如同庾亮月下吟诗直到拂晓,又如谢安面对青山直至秋凉。
即便一顿饭的恩情也全心铭记,即便千金一诺却难以回报。
云沉鸟散,他们是否还会回望?像张衡那样才华横溢,却常赋诗抒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离霅溪感事呈郑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和无奈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这里借用了“萍”来比喻自己飘零无依,无根可寻,如同随波逐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不自在。"庾信明月吟连曙,谢灵运青山看入秋。"这两句通过提及庾信和谢灵运两个不同朝代的文学大家,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庾信以夜吟明月著称,谢灵运善于描绘山水之美,这里借用他们来表达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心境和自然美景的追求。"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现实生活中友情的脆弱。在这里,一顿简单的食物(一饭)代表了纯粹真挚的情感,而“千金”则象征着丰厚的回报,但这种诺言却难以兑现。"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最后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时光和友谊的怀念,以及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云沈”形容天气低沉,“鸟去”象征着时光流逝,回头看则是对过去的留恋。而“平子才多好赋愁”,则表达了诗人才情横溢,但又充满了忧愁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心境,从不自由到追求,再到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最后是才情与忧愁并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遭遇和心理状态。

吴融

302首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