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月
十
五
日
闻
真
州
官
民
溃
窜
道
路
蹂
躏
而
死
者
不
可
胜
言
黄
军
因
之
剽
掠
则
天
长
六
合
等
处
莽
为
邱
墟
矣
白
沙
消
息
苦
难
真
,
军
事
危
如
火
上
薪
。
老
去
未
能
生
报
国
,
愁
来
只
与
死
为
邻
。
豺
狼
夜
啸
逃
亡
屋
,
貔
虎
秋
惊
战
伐
尘
。
怅
望
天
长
一
条
路
,
王
师
何
处
渡
淮
津
。
战争
边塞
抒情
怀古
怀乡
民谣
感慨时局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诗《八月十五日闻真州官民溃窜道路蹂躏而死者不可胜言黄军因之剽掠则天长六合等处莽为邱墟矣》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以“白沙消息苦难真”开篇,表达了对真实消息难以获取的忧虑,暗示局势的严峻。接着,“军事危如火上薪”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形势如同燃眉之急,危机四伏。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为国家效力,“老去未能生报国”,只能沉浸在愁苦中,与死亡为伴。“豺狼夜啸逃亡屋,貔虎秋惊战伐尘”运用比喻,将敌人比作豺狼,形容他们四处侵扰,百姓生活动荡不安,连秋天的宁静都被战争的烽烟打破。最后两句“怅望天长一条路,王师何处渡淮津”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期盼,他惆怅地遥望远方,期待朝廷的军队能尽快平定战乱,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整首诗情感沉痛,语言质朴,真实反映了战乱时代的民生疾苦和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愤。
成廷圭
542首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左传》引周谚
先秦·无名氏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