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游
武
林
之
龙
井
过
南
天
竺
登
二
老
亭
曾
赋
二
诗
二
老
题
诗
处
,
风
流
不
再
逢
。
客
归
黄
叶
雨
,
僧
住
白
莲
峰
。
谁
谓
山
无
凤
,
人
传
井
有
龙
。
白
头
江
海
上
,
今
夕
寄
行
踪
。
山水
秋
抒情
记行
地方
井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作品,描绘了他游历杭州西湖时的情景。首句“二老题诗处”点出诗人所到之处是历史上文人墨客留有佳作的名胜地,但遗憾的是,那种风流雅韵已不再重现。接下来的“客归黄叶雨”描绘了秋雨中归客的身影,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僧住白莲峰”则转向了宁静的禅意,暗示着诗人身处佛教圣地,僧侣静修的生活与自然景色相融。诗人以“谁谓山无凤,人传井有龙”表达对传说中的神秘色彩和古老神话的好奇,也暗含对历史遗迹的敬仰。最后两句“白头江海上,今夕寄行踪”以个人的白头之年,寓言人生的沧桑,表达了诗人此刻在江海之上,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这番游历之中。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成廷圭
542首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猜您喜欢
十方庵
清·缪徵甲
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师曾执法劾.....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宋·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黔.....
送汪可亭节推报政
明·林俊
嘉石衡量法许平,海乡随处绝冤声。馈鲜偶值悬鱼在,入觐真怜鬻马行。九石潭边度梨岭,独峰江上见桐城。名公行烈来贤事,碧落秋高老气横。
杭州官舍偶书
唐·姚合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樟树镇五公寺
元·何中
久幽厌拘维,暂弛欣舒散。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移晷始知归,生烟满林晚。
山居为柯定安
明·李本
四百青山障俗氛,数家鸡犬自相闻。茆檐低碍岩前石,木榻高栖雨后云。晚径樵归凭鹿引,秋林果熟与猿分。从来懒入桃源市,自酿松花日半醺。
寄题云罩寺
清·爱新觉罗·弘历
盘山向我如无语,我到盘山必有诗。旧岁登临最高处,白石绿字镌清词。今来游歌宿两日,高处风寒姑不必。倚窗逸兴已遄飞,又寄新题邻旧律。今今昔昔往复还,阿谁心閒果是閒。诗成掷笔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