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谷
县
遇
赏
祁
之
问
林
上
庵
却
寄
赏
生
遇
阳
谷
,
为
述
君
高
迹
。
卖
田
结
茅
宇
,
乃
在
寒
山
东
。
设
榻
傍
修
竹
,
避
人
入
深
松
。
老
僧
语
夜
月
,
瘦
鹤
舞
秋
风
。
有
酒
能
独
饮
,
旧
侣
常
不
同
。
即
与
同
饮
者
,
道
人
浮
海
翁
。
书
翻
老
庄
子
,
作
诗
弗
求
工
。
齿
豁
发
尚
黑
,
食
少
肌
犹
丰
。
体
气
虽
强
健
,
颐
养
复
有
功
。
是
为
隐
君
子
,
悟
道
彻
始
终
。
我
复
世
情
深
,
乘
亢
不
自
封
。
去
家
十
余
里
,
偃
蹇
江
海
中
。
知
君
笃
念
我
,
恨
我
不
能
从
。
写景
地点
抒情
友情
哲理
怀古
秋节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洪绶在阳谷县遇见赏祁之问,并被对方高尚的隐逸生活所吸引。诗中描述了赏祁之问在寒山东建起简陋茅屋,周围环绕着修竹和深松,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他与老僧交谈,欣赏瘦鹤在秋风中起舞,独自饮酒,只有道人浮海翁相伴。他的生活态度洒脱,不追求诗文工整,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健朗,得益于颐养之道。他是一位彻悟人生真谛的隐士,而诗人自己则感叹未能完全抛开世俗,只能在不远的地方遥望并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陈洪绶
16首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