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抒情
秋色
励志
战事
国事
历史故事
战争场景

赏析

此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满了对边疆战事的关切和对将士们的鼓励。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战时春秋交替的画面,烟雾缭绕之中,树木依旧显露出春色的希望,但草木却带上了秋天的萧瑟,这种对比生动地表达了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诗人随后转向登临感慨,百忧交加,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远行将士们的牵挂。接下来的“子如楸柏桑,那有十围杙”则用坚韧不拔的树木比喻将士们的品格和勇气,显示出诗人对于他们坚定信仰的赞扬。中间部分“光明一朝去,枥骥得暂释”表达了战争的紧迫感和短暂的休息对战士们的重要性。而“边尘暗江水,此事未闻昔”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边疆战事的无奈与忧虑。后续的“咨询勤衮衣,谋议困肉食”描述了军中将士们为了国家大义而忍受物质上的艰苦。紧接着,“将军纵失伍,战士轻笑百”则展现出即便在危难之际,将士们仍旧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精神。“腥风郁义气,血污土花碧”这一句,则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景象。诗人通过对比鲜血与青草的颜色,强调了战争给自然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接下来的“机牙不先坏,百发恐未息”表达了对武器和战斗力的依赖,以及对于战争长久化的忧虑。而“近闻管夷吾,御敌富长策”则赞扬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及其战略。随后的“能持一钩金,力转万钧石”则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将领的能力和力量。紧接着,“子行勿俟驾,当宁方侧席”劝告将士们在行动时要坚定不移,不应犹豫。“时危急良筹,如救火下积”则强调了当前形势的紧迫,要求大家像扑灭即将蔓延的火焰一样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而“置身倘有地,肤发讵足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将士们安危的关心。最后,“王纲有关纽,着处在一拍”可能是在强调命令的权威性以及执行命令时的果断。而“言大终少成,图多易生惑”则告诫人们要谨慎行事,不可轻率决策,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诗歌结尾部分,“向来宣对间,未必有可绩。徐行要好步,遇险各努力。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击”则表达了对未来战事的期望和鼓励,以及对于将士们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信心。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透露出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边疆战事中将士们坚韧不拔精神的高度赞赏。

李弥逊

779首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您喜欢

送杜观罢举东游
唐·姚合
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曾是求名苦,当知此去难。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读曹侍郎去国表
宋·释居简
立螭持橐孰非荣,未若江头一苇轻。失侣鸳鸿空怅望,喜归鸥鹭亟将迎。雍容谭笑不但已,去就始终如此明。疏似南阳出师表,尽倾肝鬲写生平。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
寄项宜甫兼简韩右司
宋·戴复古
匆匆不暇去相违,草草吟成送别诗。千里江山客行远,三秋风雨桂开迟。安居但欲无公事,举枉终须有直时。若见右司烦寄语,世间公道要扶持。
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宋·洪迈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回首翔鸾一.....
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明·于慎行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经术远宗燕太傅,门.....
送人赴遵化主簿
明·金幼孜
昔闻作簿数仇香,文采如君更莫当。岂谓凤鸾栖枳棘,终看骐骥骋康庄。花前对酒清歌发,马上看山别意长。珍重到官敷善政,都门翘首日相望。
次韩耕道赠别韵
宋·敖陶孙
一昨羊城别五仙,驾言韶石叩钧天。偏师政拟劘诗垒,浅濑那知滞酒船。但使系书勤雁足,敢思腾上竦鸢肩。区区定取韩康笑,卖药逃名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