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硕
夫
池
亭
赏
莲
胡
床
麈
尾
挥
长
柄
,
风
和
入
座
花
容
靓
。
乍
开
还
合
晚
照
中
,
修
竹
佳
人
倚
春
暝
。
此
间
此
景
乐
最
深
,
世
路
好
恶
君
酌
斟
。
下
车
何
必
笑
冯
妇
,
投
杼
未
免
疑
曾
参
。
江
山
信
美
来
者
稀
,
渊
明
独
与
田
父
违
。
谁
云
宁
食
艾
三
斗
,
不
如
杯
行
莫
停
手
。
写景
写花
荷花
抒情
哲理
怀古
写花赏花
春景
夏景
抒情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赏荷图景。开篇“胡床麈尾挥长柄,风和入座花容靓”两句,以轻松自如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池边舒适的享受,胡椅上的软枕、麈尾扇子与长柄遮阳伞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夏日画面。微风拂过,荷花在和风中绽放着迷人的韵味。“乍开还合晚照中,修竹佳人倚春暝”两句则描写了荷花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诗人与佳人的共赏之乐。荷花在晚照中时而开放,时而闭合,而诗人和美丽的人儿依偎在修竹之间,共同享受着春日的暮色。“此间此景乐最深,世路好恶君酌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象的极度喜悦,以及他对于世事变化的超然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诫读者,要学会品味眼前的美好,不必过于忧虑世间的是非。“下车何必笑冯妇,投杼未免疑曾参”两句则引用了古代的故事,提醒人们不要像古人的愚行那样盲目行动。这里的“冯妇”和“曾参”都是历史上的典故,用来比喻不明事理或是做出不智行为。“江山信美来者稀,渊明独与田父违”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德和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只有少数人能理解诗人的这种追求。最后,“谁云宁食艾三斗,不如杯行莫停手”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这里引用了古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强调宁愿享受片刻的快乐也不愿意长期处于不如意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夏日荷花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人生乐趣以及超然物外的独到见解。
李弥逊
779首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您喜欢
念奴娇·和姜白石
清·顾太清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降旨回銮时取道徐州视河工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其病不在斯,而在徐城滨。渡江以南来,闾阎商贾臻。麦.....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
偶书呈王修竹
宋末元初·黄庚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晚节黄花秋思淡,夕阳红树客愁多。何时归鹤招丁令,有意逃渔侣志和。不管白头乌帽落,西风一曲付狂歌。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太晖观晚眺
明·宋登春
霞月生西岭,秋云澹暮山。鸟啼仙阁近,花落羽人闲。白发非生事,黄金岂驻颜。孤怀犹未惬,长啸下松关。
刷池
清·郑珍
池割屋下田,水从檐上来。中有白莲花,凭空起瑶台。相看过一夏,秋来更争开。未便就衰歇,此花真吾侪。池畔列稚柳,冗密蛛丝排。瓜藤杂蒿蔚,亦复藏蛇蛙。莲心虽水言,未免嫌污莱。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