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山水
写水
冬天
石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踏入罗隐溪,经过一片蕉林,最终抵达鼎湖山口的旅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首句“夹岸寒梢画不成”,描绘了两岸的寒树,其景色之清冷,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独特。接着,“篮舆亭午簦一经”描述了作者在正午时分乘坐竹轿穿行于山间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幽静与雅致。“林疑草圣耽书地,溪为诗人泊棹名”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赞美了这片土地的文脉深厚,也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的敬仰之情。“乱石通流残雪响,长堤护潦野云平”描绘了溪流旁乱石交错、雪水潺潺的景象,以及远处长堤环绕、野云低垂的辽阔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最后,“上方指点烟霄外,山未斜阳欲缓行”则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展望前方的烟云与高耸的山峰,表达了作者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享受过程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