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秋日
抒情离别
节令秋天
情感思乡
怀旧情感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忆王孙·秋夜》是吴绡所作,描绘了秋夜的凄清景象和词人的离愁别绪。首句“寒砧风急捣衣秋”,通过“寒砧”和“急捣衣”的意象,传达出秋夜的寒冷与人们准备冬衣的忙碌,暗寓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木落声中人倚楼”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落叶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词人独自倚楼,透露出孤独和思乡之情。“月午凉阴满地愁”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地面,映照出一片清冷的凉意,同时也加重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恨悠悠”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无尽的哀怨和思念,而“一夜江南千里舟”则以夸张的手法,想象着远方的亲人或友人乘船离去,一夜之间就消失在千里之外,增添了离别的遥远感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捣衣、落叶、月光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深秋怀人的画面,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吴绡

75首
吴绡,活动于清顺治(1644~1661)前后。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通判吴水苍女,常熟进士许瑶妻。善琴,工书画诗词,诗词清丽婉约,花卉钩勒设色俱佳,兰竹有生趣,与沈宛君齐名。时人传云:“吴中闺秀徐小淑能诗文,赵瑞容善画,有盛誉,惟夫人兼此二长。”由于其夫许瑶的关系,吴绡问学于“海虞二冯”的冯班,又因父亲科第关系,称嘉善著名词人柳州词派领袖曹尔堪为年伯,而其父吴水苍与吴伟业联宗,故吴绡诗集中多有与梅村唱酬之作,称伟业为兄。吴绡著《啸雪庵诗余》,存词四十四首,风格清丽婉约。

猜您喜欢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送益上人
元·陈高
一雨新秋爽,千山细路遥。林泉归此日,天地飒惊飙。访鹤穿松树,观鱼俯石桥。幽栖输尔乐,高隐肯予招。
和仲梁
金末元初·元好问
林影兼秋薄,云阴带晚凉。石潭鱼近藻,沙渚雁留霜。笑语无长路,登临岂异乡。一尊堪共醉,惜不是重阳。
赋蛛网落叶
明·许继
秋气感木叶,故林飘坠时。不成栖蔓草,还复缀蛛丝。屡舞凉风得,高悬落照宜。多情似留恋,可奈已辞枝。
秋日客中
元末明初·金涓
久客归来静闭门,秋风落叶自纷纷。夜来一煖做成雨,早起满溪流出云。山色祗宜閒里看,雁声那可客中闻。黄花开遍归无计,吟老秋光又几分。
秋日道中寄丁星墅
清·李奉翰
乍见江枫叶已丹,偶然别绪上眉端。秋花小阁人欹枕,疏柳长堤我据鞍。雁影云随天际远,潮声风送晚来寒。未残丛菊还宜醉,好把新篇寄与看。
满城风雨近重阳(其二)
清·戴梓
秋老中原草不芳,满城风雨近重阳。鸬鹚聚浴洲添水,蛱蝶潜飞径谢香。已办长吟酬令节,难将短褐受曦光。啼红殒赭萧萧树,吹送閒云卧草堂。
晚投南村
唐·卫叶
客行逢日暮,原野散秋晖。南陌人初断,西林鸟尽归。暗蓬沙上转,寒叶月中飞。村落无多在,声声近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