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莺
儿
·
画
苹
果
花
别
样
不
胜
娇
。
软
丝
丝
、
缀
碧
条
。
海
棠
姿
态
些
儿
较
。
嫩
红
酥
欲
消
。
淡
胭
脂
带
潮
。
香
生
玉
魇
轻
含
笑
。
最
难
描
。
风
情
无
限
,
半
晌
却
停
毫
。
写花
春天
赞美
写鸟
情感
爱情
赞美苹果花
赏析
这首《黄莺儿·画苹果花》由清代词人吴绡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苹果花的娇美姿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苹果花的独特魅力。“别样不胜娇”,开篇即点明了苹果花不同于其他花朵的独特娇美。接下来,“软丝丝、缀碧条”描绘了苹果花在绿枝上的轻盈姿态,仿佛是细丝般柔软地依附着绿色的枝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海棠姿态些儿较”,将苹果花与海棠花进行对比,强调了其独特的形态之美。接着,“嫩红酥欲消”一句,通过“嫩红”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苹果花花瓣的嫩红色泽,仿佛轻轻一碰就会融化,展现出一种娇嫩欲滴的美感。“淡胭脂带潮”进一步渲染了苹果花的颜色层次感,淡雅之中带着一抹湿润的光泽,如同少女脸颊上的淡淡红晕,既清新又动人。“香生玉魇轻含笑”则通过嗅觉与视觉的结合,赋予了苹果花以生命,仿佛它正轻笑着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陶醉。最后,“最难描。风情无限,半晌却停毫。”表达了对苹果花难以言喻的美丽与风情的感慨,即使是最熟练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到它的全部魅力,只能暂时停下笔,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整首词通过对苹果花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吴绡
75首
吴绡,活动于清顺治(1644~1661)前后。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通判吴水苍女,常熟进士许瑶妻。善琴,工书画诗词,诗词清丽婉约,花卉钩勒设色俱佳,兰竹有生趣,与沈宛君齐名。时人传云:“吴中闺秀徐小淑能诗文,赵瑞容善画,有盛誉,惟夫人兼此二长。”由于其夫许瑶的关系,吴绡问学于“海虞二冯”的冯班,又因父亲科第关系,称嘉善著名词人柳州词派领袖曹尔堪为年伯,而其父吴水苍与吴伟业联宗,故吴绡诗集中多有与梅村唱酬之作,称伟业为兄。吴绡著《啸雪庵诗余》,存词四十四首,风格清丽婉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