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杨柳
杏花
酒旗
瀑布
山水田园
佳节
寒食节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水画卷。首联“尽收春色此庭中,饮具吟瓢未放空”以“庭中”为视角,将春色尽收眼底,饮具与吟瓢的使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闲适。颔联“杨柳渡头寒食雨,杏花村里酒旗风”通过“杨柳”、“寒食雨”、“杏花村”和“酒旗风”,勾勒出一幅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杏花盛开、酒旗招展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颈联“瀑流半捲晴崖白,仙观都涵夕照红”转向山间,描述了瀑布在晴朗崖壁上的壮观景象,以及夕阳映照下的仙观,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尾联“坐见樵归山下路,推篷对话一渔翁”则以静观的姿态,描绘了山间樵夫归家的场景和与渔翁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多样风貌,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乡村生活的温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杏园
元末明初·李延兴
好花红白出邻墙,竞赏何妨到夕阳。探信屡逢金榜客,看梅稀出碧鸡坊。朝霞笼日绡衣薄,晴雪翻风珠酒香。我忆城东好庭馆,几陪诗老醉琼觞。
寒食日游百花亭
宋·陈与义
晴气已复浊,虚馆可淹留。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群行意易分,独赏兴难周。永.....
清明遣兴呈郭次张
宋·李洪
倦游佳节负清明,禁籞芳菲未遍经。杨柳堆烟犹冉弱,杏花著雨半飘零。街头车马来还去,客里壶觞醉复醒。剩喜祥林洗尘土,吴山相对眼偏青。
上巳同省斋直轩郊游直轩有诗次韵是日又值寒食节
宋末元初·杨公远
韶光又是二分过,日月如梭可奈何。对景诗成新意少,持杯量减旧时多。禁烟修禊偶同日,落絮飞花逐逝波。祇恐阴晴天不定,明朝有兴亦蹉跎。
桃坞吟与项可立寒食同游
元·张天英
客乡见寒食,因作桃坞游。桃坞年年发春色,馆娃香径随风流。罗敷采桑隔绿水,渔童小海歌蹋舟。三五丫鬟不知丑,紫花红花簪满头。欲开未开竹旁户,见我白髭佯作羞。羞颜微破背人笑,自.....
上巳游东禅
宋·程师孟
出城林径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百年骚客来题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更爱堂头迎太守,路旁先坠碧云编。
寒食早行嘉禾道中
明·郭谏臣
半窗残月送鸡声,画舸轻帆趁晓行。杨柳溪桥烟未散,杏花村落雨初晴。路逢寒食成虚度,坐对春山忆旧盟。自笑狂夫真潦倒,每因风物倍多情。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
明·李孙宸
春风荡微和,积阴亦云熙。徵徒既缤郁,驾言采江蓠。遥空望无际,四面来清辉。荡桨遵枉渚,弭棹薄修湄。沿洄虽不远,爱此清涟漪。何以佐盘餐,江鳞春正肥。命酌长松下,清音宛竹丝。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