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生
月
月
于
江
易
清
,
光
习
与
流
喜
。
矧
兹
混
初
生
,
万
象
莹
其
始
。
窈
魄
散
微
痕
,
丹
霞
摄
之
起
。
晢
晢
众
煌
星
,
分
辉
如
其
使
。
苍
山
亦
助
情
,
隐
黛
环
积
水
。
传
意
睆
长
干
,
近
远
各
无
滓
。
轻
华
到
平
沙
,
宛
转
碧
波
倚
。
以
风
引
下
上
,
淼
茫
从
所
指
。
冰
魂
若
有
借
,
微
明
斯
焉
瀰
。
于
微
探
空
色
,
明
固
不
任
侈
。
静
夜
落
诸
喧
,
四
虚
归
一
视
。
樯
影
次
以
收
,
澹
澹
水
天
止
。
写景
山水
咏物
月
写景抒情
夜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生月的美丽景象,诗人郭之奇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清丽与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苍山”、“碧波”、“微明”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首句“月于江易清,光习与流喜”,开篇即点明月光洒在江面的清澈与喜悦,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矧兹混初生,万象莹其始”,描述了初生月照亮万物,赋予世界以光明的场景。诗人通过“窈魄散微痕,丹霞摄之起”这一句,巧妙地将月光与霞光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与霞光的热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晢晢众煌星,分辉如其使”,诗人将月光比作众星的光芒,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与均匀分布。接下来,“苍山亦助情,隐黛环积水”,通过描写山峦与水体的相互映衬,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传意睆长干,近远各无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月光传递情感的能力,无论远近,都能带来纯净的感受。最后,“以风引下上,淼茫从所指”,描绘了月光随风飘荡,或高或低,自由自在的动态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初生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
郭之奇
1872首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