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吴
城
至
马
当
湖
江
八
景
·
其
四
·
虾
蟆
石
·
在
南
康
下
虾
蟆
石
在
几
秋
春
,
不
向
风
涛
化
甲
鳞
。
自
与
庐
峰
为
御
畜
,
肯
同
诸
阜
作
臣
邻
。
每
愁
鳌
钓
归
龙
国
,
稍
喜
蟾
光
下
月
轮
。
万
载
湖
山
终
不
变
,
蛟
螭
怒
舞
欲
何
伸
。
写景
山水
咏物
情感
怀古
秋景
动物
蛟螭
赞美
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虾蟆石的自然景观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深刻感受。首先,诗人以“虾蟆石在几秋春”开篇,将虾蟆石置于时间的长河中,暗示其存在之久远,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接着,“不向风涛化甲鳞”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强调虾蟆石独立于风浪之外,保持其原始形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自与庐峰为御畜,肯同诸阜作臣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虾蟆石与庐峰相依,与其他山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独特地位。这里,“御畜”和“臣邻”的比喻,既展现了虾蟆石的尊贵,也暗含了诗人对其超然物外的赞美。“每愁鳌钓归龙国,稍喜蟾光下月轮”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虾蟆石命运的关切与期待。诗人担心虾蟆石被龙国的鳌钓走,但又因看到月轮下的蟾光而感到一丝安慰,这种情感的细腻转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最后,“万载湖山终不变,蛟螭怒舞欲何伸”两句,总结了诗人对虾蟆石永恒不变的信念,以及对自然界中力量冲突的深思。这里,“万载湖山”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永恒,而“蛟螭怒舞”则可能代表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虾蟆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独特,更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空间、生命、宇宙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郭之奇
1872首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