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二
至
初
四
三
夜
皆
火
桂
城
红
焰
舞
烟
楼
,
时
向
龙
泉
映
斗
牛
。
曲
突
空
怀
薪
徙
意
,
炎
冈
每
抱
玉
焚
愁
。
祝
融
尽
攘
三
春
德
,
禆
灶
难
依
四
国
谋
。
颇
怪
苍
生
皆
赤
子
,
谁
同
黔
首
日
焦
头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感慨时局
祈愿
祷祝
民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火灾在城市中蔓延的场景,诗人以“桂城红焰舞烟楼”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火光与烟雾交织的画面。接着,“时向龙泉映斗牛”一句,通过龙泉和斗牛星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火灾的壮阔景象。“曲突空怀薪徙意,炎冈每抱玉焚愁。”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火灾比作焚烧的山峰,表达了对火灾的担忧和恐惧。同时,“曲突空怀薪徙意”也暗示了人们在火灾面前的无助和无奈。“祝融尽攘三春德,禁灶难依四国谋。”这里引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祝融和禁灶,分别代表火神和灶神,表达了人们对火灾的无力感以及寻求神灵庇佑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治理和民众生活受到火灾影响的感慨。最后,“颇怪苍生皆赤子,谁同黔首日焦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在火灾中遭受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帮助他们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灾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郭之奇
1872首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