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鹤
仙
郊
原
初
过
雨
。
见
败
叶
零
乱
,
风
定
犹
舞
。
斜
阳
挂
深
树
。
映
浓
愁
浅
黛
,
遥
山
眉
妩
。
来
时
旧
路
。
尚
岩
花
、
娇
黄
半
吐
。
到
而
今
,
唯
有
溪
边
流
水
,
见
人
如
故
。
无
语
。
邮
亭
深
静
,
下
马
还
寻
,
旧
曾
题
处
。
无
聊
倦
旅
。
伤
离
恨
,
最
愁
苦
。
纵
收
香
藏
镜
,
他
年
重
到
,
人
面
桃
花
在
否
。
念
沈
沈
、
小
阁
幽
窗
,
有
时
梦
去
。
写景
怀古
情感
记梦
咏物
秋天
怀乡情感
叹惋
译文
郊外原野刚下过一场雨,只见枯枝败叶零乱,雨停风定后还在空中飘舞。夕阳斜挂丛林树梢,照得远山如佳人微皱愁眉,显得分外妩媚凄楚。我沿着旧路重新走去,记得当时岩上有野花半吐。如今却只有路旁溪水,好像与我一见如故。
我默默无语。客舍里寂静无声,下马后我就仔细寻找,旧日曾经题诗之处。这真是无聊疲倦的旅行,终日里感伤离愁别恨,最是让人心中悲苦。即便是我还保存着她的香镜,但他年故地重返,谁能知她是否还在故居?我想念那深深庭院小楼幽窗,愿在梦中寻她千百度。
赏析
这首《瑞鹤仙》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通过对雨后郊原景色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郊原初过雨”点明了雨后的清新环境,败叶零乱与风定犹舞形成对比,暗示了词人心中的落寞。接着,“斜阳”、“深树”、“浓愁浅黛”、“遥山眉妩”等意象,以自然景色烘托出词人的情感世界,尤其是“旧路”、“岩花”、“溪边流水”,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无语”二字,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邮亭、旧题之处,进一步唤起他对旧日欢聚的追忆。然而,眼前的景色虽依旧,人事已非,“人面桃花在否”表达了对旧情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沈沈小阁幽窗,有时梦去”则流露出词人只能在梦境中重温旧日的美好,现实中的孤独与失落之情溢于言表。总的来说,袁去华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传达了深深的离愁和对过去的眷恋。
袁去华
94首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生卒年均,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